封禁原因:多次抄袭
原文被站务组复制至沙盒作为证据留存,链接在此。
有乞讨者在水泥地上用粉笔写下自己可怜的身世以期博得更多的施舍,然而,围观者甚多,却不见几个留下善款。更多的人是在看戏。
救火的消防车在路旁上水,这并不是如何稀奇的事,然而,围观者甚多,他们是在看戏。
人生过于乏味么?任何一丁点风吹草动都会惹来人们的围观与议论。
然而,我仍在这样的尘世上活着。我在以清高者自居并冷眼看待这一切时,也不可避免地成为那么一个俗人。在听到有人骂街的时候,我虽并未驻足饶有兴致地观看,却仍在匆忙向前走自己的路时不自觉地向闹事者投去一缕余光。
这何尝又不是一种矛盾,一种讽刺。
我在嘲笑他人的同时,也在扮演着被嘲笑的角色。
出自《关于讽刺作文·篇7》,一字未改
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出自《百度百科·旁观者效应》
对于态度模糊的围观者而言,既然驻足观看,就要放弃自己的冷漠态度给自己关注这件事找一个理由。不幸的是,这些“率先发声”的围观者对你们这些没有主见的渣滓们影响极大!
一是信息影响,他人是唯一的信息来源,‘听说……’基本上构筑了你们知道一件事的所有信息。在有限的信息内,他人极具情感导向的信息内容会刺激你们对模糊情景的解释,……
二是规范影响,你们更倾向于获得集体的认可和接受。因为站在群体的对立面,可能会遭受非常疯狂的的报复。
出自《“围观起哄者”是真的冷血吗? ——跳楼事件的社会心理学解读》,有个别字词改动
如果援引其他文本,该文本应遵循CC协议,并且标注出处与原作者。此外,你不得声明援引的文本系你本人所创作。
我记得你之前已经因为抄袭《一日囚》而被封禁,本以为你换个号回来之后会痛改前非,但看来我错了。
以上内容引用W Asriel在原文档讨论区的回贴。